國足0比3慘敗韓國凸顯一點: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,但中國足球是
國足0比3慘敗韓國凸顯一點: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,但中國足球是
文/姜詩華
魯迅先生應該非常慶幸,他生前看不到現(xiàn)在的中國足球,否則的話該是在沉默中爆發(fā)還是消亡呢?沒有任何奇跡,在剛剛結(jié)束的東亞杯與韓國隊的比賽中,國足0比3完敗給對手。國足這些年每況愈下的戰(zhàn)績足以凸顯一點: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,但中國足球是。
從娛樂至死的角度講,一場比賽的失利本不應該上升到民族圖騰的角度,況且中國足球也曾經(jīng)在北宋時代強盛過,但現(xiàn)在的問題在于:拋開比賽勝負卻剖析問題的本質(zhì),似乎更驚悚。就本場比賽來說,數(shù)據(jù)不會說謊,射門4比14,射正次數(shù)0比7,用前鋒找不到門,后衛(wèi)找不到北來形容國足,再貼切不過了。要知道,我們面對的是韓國二隊,對方?jīng)]有上旅歐球員。當然,我們也沒上旅歐球員。
不久前,國足無緣世界杯,我倒認為這是中國足球?qū)κ澜缱闱蚝褪澜绫幕咀鹬兀覀兊穆?lián)賽水平太低,我們的球員選拔太過于人情世故,我們的足球土壤太過貧瘠。改革開放我們在很多領(lǐng)域都是大踏步的前進,而在足球領(lǐng)域卻是大踏步的后退,以至于統(tǒng)計局都毫無辦法。
有道是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,有道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,蘇超的崛起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足協(xié)主導的足球體系正在喪失公信力,而國足一而再再而三的潰敗,無疑是在加速這種公信力的崩塌。從國足最近幾十年的潰敗講,與我國最近幾十年改革開放取得的顯著成就格格不入,與廣大球迷對美好足球生活的向往格格不入,與我國文化大國體育強國的國際地位格格不入,這不是在唱高調(diào),也不是在扣帽子,而是在揭露一個非常清晰的事實:中國足球病了,而且病的不輕。